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和泽家园社区:泪光中的战“疫”故事

 

    “疫”情十万火急,全民战“疫”行动。

    在两江新区水土和泽家园社区,一群普通党员、编外网格员和志愿者,用他们的“最美逆行”,编织了一张拦截疫情蔓延的“天网”。

    他们的抗疫言行令人击节感叹,

    他们的战疫故事让人热泪盈眶。

“我们的付出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所有的辛苦与委屈都值了!”

——和泽家园社区党委书记田其勇说

    朴实憨厚的田其勇,是和泽家园社区党委书记。其实,他的另外一个身份还是某园林绿化公司的老板。尽管以前事业风生水起,但自从担任和泽家园社区党委书记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了社区管理工作之中,很少过问公司事情, 生意一落千丈。对此,他不以为然,“钱挣得再多,也只是代表个人的财富而已。只有为民服务,获得老百姓认可,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从大年三十至今,面对严峻的疫情,田其勇和社区一班人“豁出去”了。社区7名工作人员、1名专职网格员、12名楼栋网格员和15名志愿者组成的抗疫方队,用心、用情、用汗水围绕2642户住户,近8000人的社区展开了宣传攻势和两次拉网式排查。借助网格管理、户籍登记、群众举报和线索查寻,掌握了17名与武汉有关连的生意人、打工者和租客信息。从几千人中寻找这17名流动的重点人员,谈何容易?

    但田其勇不言放弃,每日带领党员、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先锋队一次又一次挨家逐户核对查找。为找到一个叫疑似密切接触人员,他们到医院查就医记录,多次往返北碚四处追查行踪,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徐带回社区实行“自我隔离观察”。

    为确保疑似人员在家隔离期间的正常生活,社区实行“一人一跟班”制度,义务为隔离者发放口罩、赠送测温仪、代购生活物资。并经常通过手机、QQ、微信、视频聊天等方式关心隔离情况,嘘寒问暖。对企业职工租房者,社区不是简单的“拒之门外”,而是根据摸排情况进行“隔离观察”,逐步健全完善了社区隔离体系。

    在防控疫情的日子里,社区成了他的家。小区人员、楼栋车库成为他每日巡视关注的重点。通宵达旦成为田其勇工作的常态。开展疫情防控,并非一帆风顺, 但满满正能量的田其勇都以坚毅豁达的心态影响着队员们。“面对疫情防控这种大事,自己家里或公司有多大的事情,社区工作都是第一要务。”田其勇感谢社区群众的鼎力支持,“哪有岁月安好,只不过有你们负重前行。”“我们的付出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所有的辛苦与委屈都值了!”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获誉群众口碑的田其勇和同事们继续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许,当山河无恙、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才会一睹他们甜蜜的微笑。

“儿子,想妈妈了,你就打开手机看视频吧,妈妈正在不远的地方打怪兽”。

 ——和泽家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白莎说

    86年出生的白莎,是一位外表文弱的成都女孩。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到重庆最基层的社区工作。2019年7月,为了充实社区力量,她从水土街道另外一个社区调到和泽家园社区担任党委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在新社区,面对繁杂纷繁的杂乱事务,白莎很快融入团队,进入角色,逐渐展示了出色的管理才华和办事能力。

    来社区不到半年,白莎便赶上新冠肺炎的暴发,面对疫情的挑战,白莎和社区的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突击队员们选择了最美的“逆行”——带领社区居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白莎的家就在不远的和润家园一期,儿子八岁。从大年初一那天起,儿子天天看不到妈妈的身影。清晨,当儿子还未从甜蜜的梦中醒来,白莎已步履匆匆赶往社区拉开摸排的序幕。子夜时分,当白莎拖着灌铅一样的双腿回到家里,儿子早已进入梦乡。念及每天“宅”在家里的儿子,白莎秀目湿润。偶然忙里偷闲,白莎才会给儿子打电话,“儿子,想妈妈了,你就打开手机看视频吧,妈妈正在不远的地方打怪兽”。

    做基层工作,特别是纷繁复杂、稳定人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宅”家里久了,少数居民难免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出现了牢骚抱怨、不配合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白莎总是以和风细雨的工作方式一一化解矛盾。她嘴里说得最多的是“别急,我们一起来”“现在严一点,你们也辛苦一点,大家都感谢你。”“过了这阵子就好了,我们都好了。”

……

    在白莎和党委书记田其勇的密切配合下,和泽社区防疫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摸排覆盖率达到100%,居民满意度达到100%,至今未发生一起疑似病例。

“我是‘90后’,也是社区最年轻的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为社区作贡献,我感到光荣。工作干好了,我父母脸上也有光。”

 ——“90后”党员志愿者江顺华说

    在和泽家园社区公共办事大厅,一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正在认真办公。他叫江顺华,系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有限公司软件系统运维员,春节放假,他与妻子回到父母居住的和泽家园过年。

    大年初一,小江闻讯和泽家园社区要组建志愿者突击队,便早早报了名,成了社区的第一批志愿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顺华和社区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居民,不辞辛苦进行摸排调查,义务为社区居民测量体温,对车辆进出设置关卡,对居民进行管控登记等等。尽管没有报酬、没有休息,但江顺华却干得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说,“我是‘90后’,也是社区最年轻的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为社区作贡献,我感到光荣。工作干好了,我父母脸上也有光。”

“抗击疫情,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我当一个志愿者,在小区拉着音箱宣传宣传吧。”

——71岁的志愿者邓履明说

    在和泽家园社区,书记和主任提得最多的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邓履明。当初社区成立志愿者突击队时,邓礼明争先恐后赶往社区,要求当一名志愿者。领导很感动,也很为难。因为邓大爷的家境非常特殊。老伴患食道癌,儿子患脑溢血,孙子上高中,全家就靠媳妇打工艰难支撑。邓大爷不依,多次找到社区书记、主任软缠硬磨,强烈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

    他满怀感情地说,“抗击疫情,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我当一个志愿者,在小区拉着音箱宣传宣传吧”。

    从此,如果不下雨,人们就会在和泽家园小区内,看见一位白发苍苍老人手持小喇叭循环宣传的身影。(刘德良)

编辑:刘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