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2025线束创新论坛”(Wire Harness Innovation Forum)在德国斯图加特开幕,在会上同步举办的2025机器人挑战赛(Robotik Challenge 2025)上,两江新区企业思灵机器人以“2分25秒”的成绩,提前标准时间30秒完成线束分拣和装配任务,荣获“生产效率奖”。
活动现场(企业供图)
随着新能源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汽车制造需要集成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这对生产流程的高效性和产品良率带来更大挑战。其中,线束装配作业已成为影响整车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一环。
具体而言,线束有杂乱、高柔性、多形态等特点,生产过程对精度、力度均有较高要求,许多机器人暂未同时具备操作和定位柔性电缆所需的灵巧性与精确性,当前仍然多依赖手工。
本届挑战赛聚焦“线束装配自动化转型困境”,任务设定为将五根截面积从0.13至1.5 mm²的电线插装进四个接线头内。此项工艺涉及微型触点、小剖面线材、接线头及尼龙扎带等操作难点。
活动现场(企业供图)
“这个任务对于机器人的本体选型、夹爪设计、控制算法、力控精度、运动节拍、集成设计等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灵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
思灵机器人此次参赛的线束装配工艺解决方案,在硬件上选用了两台高精度七轴智能力控机器人“Diana 7”,该款机器人有7个自由度、7个关节和7kg的有效载荷,具备世界领先的力控和力感知技术。在软件上,其自研的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负责整个过程的编程、控制和监控。
最终,思灵机器人以2分25秒完成了线束分拣和装配任务挑战,成为现场唯一一支踏入3分钟以内的参赛团队。
记者了解到,思灵机器人致力于打造智能机器人软硬件系统,并已推出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力控机器人、仿人型五指灵巧手及智能柔性机器人操作平台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农业、教育及服务等领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